2024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五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东方新闻网  >  东方新闻

海南周刊 | 东方特殊教育学校:把教育和爱送到孩子家里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18-07-02 11:15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张惠宁 柳家红

  东方特殊教育学校——

  把教育和爱送到孩子家里

  李淑亚老师在给符海媚同学授课。刘宏艳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张惠宁 通讯员柳家红

  223天,是东方市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学至今(截至6月30日)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东方的特殊教育后来居上,残疾适龄孩子入学率达到了92%,名列全省前三。

  校长和15名去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特殊教育老师,排除万难,跋山涉水,踏遍东方,送教上门,把教育和希望送至每一个有需要的残疾孩子家中,也将能上学的残疾孩子一个个地找到,带回到教室里。

  接受了专业教育的特殊孩子们,走出了单调、残缺和孤寂的空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今年六一儿童节的家长会上,看到家长们含着眼泪,争着说孩子的变化,我们心里特别感动、特别满足。”启聪一班班主任李淑亚老师说。

  送教老师整装出发。许国花摄

  李雪娇老师在给林伟兵同学做训练。李淑亚摄

  学校未交付使用,我们送教上门

  时间回到2017年9月1日,开学了,可东方特殊教育学校还未完工交付使用,教学经费也没有下达。这里只有刚刚上任东方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陈仕锋和他费尽心血刚从南京特殊教育学院、济南大学、黑化江绥化学院招来的15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怎么办?“教育一天也不能等,我们送教下乡去!”陈仕锋说。陈仕锋本是东方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承担着负责筹建特殊教育学校的责任。

  学校一分钱经费也没有,怎么下乡?“我借钱!”陈仕锋说。

  陈仕锋想办法让人提前把学生宿舍接上了水电,安顿下新老师。拿着从教育系统、民政、残联、卫生等部门找来的68名残疾适龄少年儿童的信息,陈仕锋率领15名新老师,开始了跋山涉水的送教上门。

  老师两人一组,每天留一组在校处理事务和做饭,其他全部下乡。陈仕锋私车公用,每天按同一乡镇方向接送一拨老师;更多的老师从学校坐车到东方汽车站,乘车赴各个乡镇,再坐摩托车进村。

  八所镇至江边乡,每天早上一趟车开往江边,一趟车开出江边,上午有车去没车回,老师送教回来,要从江边乡坐摩托车到东河镇才能坐车回到八所。“不管多偏远的地方,有残疾孩子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身影。”年轻的办公室主任周英杰老师说。

  陈仕锋给每组送教老师每天提供不少于100元的下乡交通和伙食费,老师的工资、学校运转费用,也全靠借钱来支持。从当年9月1日到11月27日学校正式“开学”,教育经费下达,陈仕锋想方设法共借了28万元来维持学校运转,坚持送教下乡,得了一个外号“借钱校长”。

  上午送教下乡,下午反馈学生情况,“了解学生能否到校上课,应该施予什么样的教育。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详细了解,针对每个学生残疾情况制定送教上门方案。”

  正式开学后,学校仍坚持每周末送教下乡,保证不能到校上课的残疾孩子也能接受到教育。随着老师们年轻的身影在村镇小巷穿门入户,东方市特殊教育学校也越来越为人所知,一个接着一个残疾孩子被发现。“最初我们只计划招40人,到上学期末有120个学生,到今天,已经有139个残疾孩子接受教育,90个在校,49个送教上门。”陈仕锋说。

  苏金超副校长关切问候王奇阳身体状况。李雪娇摄

  吴巩丽老师在给秦嘉同学讲故事。周英杰摄

  发现残疾孩子,改变他们的命运

  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东方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全体教职工分为五个大组、七个小组,又一次送教下乡,分别去了东方市5个乡镇的17个村庄。

  在江边乡的国界村。“加油,加油!”教导主任许国花老师蹲在地上笑着鼓励一个双腿细细的小男孩向她走过来,男孩可以走路了!这个男孩名叫符文才,今年8岁,是一名脑瘫儿。父母将他常年放在一个摇篮里,他从未下地过。吴巩丽、周英杰老师去年11月份送教上门到他家,发现这个孩子的肢体还有康复的可能,就指导父母给孩子做康复训练,“医教结合、教康结合”是特殊教育方向。

  许老师查看小文才的腿,“他的腿肌张力还是过高,还不能做下蹲的动作,下学期的送教上门任务,就会想办法看看怎么缓解他的肌张力,训练他的下蹲动作。”许国花老师说。

  又一个学期的送教下乡将要过去,老师们心中都收藏着许多孩子发生变化的故事。当彭进娣老师走进一个叫“树”的16岁女孩的家时,看到的是一个没有任何收入的贫困家庭,树因为智力障碍,从未上过学,在家里帮着砍猪草,喂猪,她“披头散发”不敢说话。彭老师帮她扎起头发,教她认字写字。慢慢地,树听得懂普通话了,树会写她名字的前两个字了,树爱漂亮了,懂得自己将头发扎起来了。“这是我教了她,她发生明显变化的例子。很开心。”彭老师说。

  一个叫“坤”的14岁男孩,听力障碍,没有上过学,他染黄头发,还学会了抽烟,李淑亚老师上门送教发现了他,带他回学校就读。坤学会了礼貌待人和帮助别人,成为班上懂事的大哥哥。

  而郑冬玲老师送教下乡最难忘的还是一位极重度残疾孩子的母亲的眼神。为了这眼神,她五次到了那个孩子的家,孩子严重脑瘫,全身都无法动,只有眼睛可交流。“在他眼前挥动小零食,他的眼睛会跟着动,但是他却没有力去抓。”孩子的母亲将孩子照顾得很细,但一开口就忍不住哭。“有时也许我们做不了太多,但能陪着这位母亲坐一坐,听她诉一诉,可以给她一些温暖一些力量。”

  “去的时候翻过一座山又一座桥,很辛苦,也曾有过辞职的念头,但大家相聊时又觉得很开心,特别是看到这些孩子有进步时。痛并快乐着!”彭进娣老师说。

  老师,我爱你

  明亮的教室,有空调的宿舍,美丽的校园。90个特殊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20个有听力障碍,其他大部分是智力障碍的学生。

  学校使用多媒体一体机进行教学。黑板上,智力障碍的孩子在大屏幕上用手划着“六”字,屏幕会发出声音,帮助他认知;画画课上,学生画粽子,画出的作品放在投影仪下,马上可以在黑板屏幕上显示出来。

  “我叫赵健,健康的健。”一个脑瘫孩子对记者说,一个叫苏祥的智力障碍少年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这些都是他们在学校学会的“本领”。

  “很多人觉得,做特殊教育老师,多些耐心、爱心就可以,其实专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有了专业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尝到教育甘美味道的孩子,他们表达爱也是简单直接、淋漓尽致,常常出其不意地给老师们惊喜。

  “他们会突然抱住你,说,老师,我爱你。”

  “有一次我走路走得脸通红,他们见了,以为老师病了,说,老师快去休息,不要上课了。”

  “他们会突然地上前给你揉背,看见老师脚受伤了,会说老师我扶你。他们会夸老师好看,很用心地对你。”

  “他们周末时会在清晨6点给你打电话,说老师我想你。”

  李淑亚老师说:“心情不好,多上一节课就好了!看到这些孩子,会让你忘掉所有的不愉快。”

  有个叫陈国定的听障孩子,8岁,看到老师累了立马就会给老师捏捏肩膀。他爸爸曾经很担心这些老师干不长,说:“特别害怕你们会走。”但去年的16名大学毕业生,只有一名乐东籍毕业生转回本县特校以外,没有一位老师离开,而且今年9月,又将有15名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加入这个团队。

  专业施教,是东方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效果显著的保障,“不管多难,我一定坚持老师必须全部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有进步,学校有发展。”陈仕锋说。

责任编辑:吴立婷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